日期: 登录 | 注册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新闻中心 会员中心 企业查询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 主页> > 新闻中心 > 热点关注 >
热点关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政府要文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政策法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行业新闻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专题报道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品牌维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品牌战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品牌文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报指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热点关注
申报表下载 项目表下载
  更多下载..
企业快速查询
 
查询方法:
1.网上查询:请在以上查询框内填写证书编号,然后点击查询。

郑州市消费者协会2021年度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及

文章出处:http://www.test315gov.cn/   作者:信正国际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   更新时间:2022-05-11 14:35

2021年度,郑州市各级消协组织共接到消费者投诉和咨询12700件,其中投诉8042件,咨询4658件,解决率96.87%。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823万元。

  一、按投诉性质分类

  根据投诉性质分类,在所有投诉问题中,售后服务问题占36.89%,质量问题占27.01%,其他问题占19.37%,合同问题占8.98%,价格问题占2.82%,虚假宣传问题占1.94%,安全问题占1.58%,假冒问题占0.67%,计量问题占0.62%,人格尊严问题占0.11%。产品售后服务、质量和其他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,占投诉总量的83%以上。

  二、按投诉类型分类

  1.2021年全市消协组织受理商品类投诉3170件,其中食品类共900件,占商品投诉总量的28.39%,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。家用电子电器类、服装鞋帽类、日用商品类及交通工具类四类商品的投诉量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。

  2.2021年全市消协组织受理服务类投诉3737件,服务类投诉中,生活、社会服务类投诉有2527件,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67.62%,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一。互联网服务、文化、娱乐、体育服务、销售服务及教育培训服务类等四类服务投诉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。

  三、投诉居前十位的商品和服务

  名次

  项目

  投诉数量(件)

  名次

  项目

  投诉数量(件)

  1

  生活、社会服务类

  2527

  6

  日用商品类

  453

  2

  食品类

  900

  7

  文化、娱乐、体育服务类

  368

  3

  家用电子电器类

  557

  8

  交通工具类

  256

  4

  服装鞋帽类

  536

  9

  销售服务类

  160

  5

  互联网服务

  456

  10

  烟、酒饮料类

  144

  四、热点问题及分析

  2021年投诉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:

  (一)校外教育培训退费问题频发

  2021年是国内教育大改革的一年,尤其是“双减”政策,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颇大,进而引发退费难的问题。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收费不合理;二是虚假宣传,夸大宣传师资力量;三是“退费难”,如:有的培训机构在退费时要扣除手续费等。

  郑州市消协提醒广大家长,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用时,需注意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,不要盲目相信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的优惠推销或打折许诺,不要一次性缴纳超期、高额的培训费用,以免遇到培训机构倒闭或者卷钱跑路,造成经济损失。在签订合同时,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在签订合同后再付款,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。而且要妥善保管好合同、票据等消费凭证。若培训机构不能继续经营,家长要求退学费,在涉及教育培训合同的解除问题上,家长可通过和解,调解,诉讼等方式依法依规解决问题。

  (二)商品房买卖及房屋中介类纠纷增多

  商品房买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,其交易之复杂非一般商品买卖可比。一般都是开发商、经销商提出格式合同,消费者可以谈判的内容非常有限,容易出现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、加重消费者责任的现象。房屋买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房屋质量问题;二是按期交房难;三是虚假广告多;四是面积缩水。针对房屋中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定金难退;二是格式合同限制多;三是隐瞒房屋真实情况。

  除了以上投诉问题外,还存在着配套设施约定不明或者与合同约定不符等问题,例如开发商在宣传时期以“学区房”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,但实际交房后却无法入学,这些问题往往是消费争议的焦点。

  郑州市消费者协会提示,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签订《商品房买卖合同》前,要向购房人出示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》等有关证明文件,并就合同重大事项对购房人尽到提示义务。消费者在购房时也要注意多与开发商沟通,对可能产生争议的地方要订入协议,签订合同时注意权利义务对等,保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  消费者在接受房产中介服务前,首先要对中介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,在交易中也要注意详细了解房产中介机构收费标准,注意使用示范合同文本,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;在交易后,如出现消费纠纷问题应与经营者积极协商解决,对协商不成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应向有关部门投诉。

  (三)预付式消费依然问题多

  一是办卡容易退卡难,发卡方不履行事先约定或承诺,也不给予退卡退款;二是办卡手续不规范,不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,致使发生消费争议时,消费者的权利难以保障;三是虚假宣传,误导消费者;四是不平等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;五是擅自终止服务,部分经营者因出现关门歇业、易主、变更经营地址等情形,既不能继续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,也不采取其他善后措施。

  消费者协会提示:一是谨慎选择商家。办卡前要注意看清经营者营业执照,确认经营主体资格,看商家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是否一致;二是充值办卡要理性消费。通常预存金额越高办卡折扣越大,同时消费风险也越高,尽量不要一次充入过多金额,采取小额多频次充费,以免商家停业走人导致较大损失;三是务必签订合同。办理预付卡时,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,看清合同内容,约定服务事项和违约责任;四是保存消费票据证据。办理预付卡后,一定要留存消费凭据,发生消费纠纷时可根据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。